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杨春时教授来校作讲座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2-11-23
11月19日上午,必赢中国官方网站哲学院小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华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杨春时教授为师生作一场题为《审美本质的发现和证明》学术讲座,这是中国当代美学的回顾与展望暨刘纲纪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系列学术讲座之四。讲座由邹元江教授主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杨春时教授首先向刘纲纪先生表示真诚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他认为刘纲纪先生是中国美学界的领军人物,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后实践美学的重要代表,杨春时教授与以刘纲纪先生、邓晓芒教授、张玉能教授、彭富春教授等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有过长期的、较为深入的学术争鸣,因此他表示,能在实践美学的重镇必赢中国官方网站来参加庆贺刘纲纪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并开展学术讲座,充分体现了刘纲纪先生宽广的学术胸怀和必赢中国官方网站宽松的学术氛围。
讲座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批判传统哲学方法论、重建美学方法论。杨春时教授认为真理问题都需经过“发现”与“证明”两个环节,美学问题也不能避开这两个环节。他对传统哲学方法论“演绎法”、“归纳法”及“逻辑――历史”的方法作了批判,认为“演绎法”的大前提没有确证的根据,柏拉图“美是理念的反光”并没有得到证明;而“归纳法”却是经验主义的,它没能穷尽事物的可能性,因此柏拉图发出“美是难的”感慨;“逻辑――历史”的方法论的缺陷则在于过于强调“主体性”以及逻辑在历史中完全实现并没有超越现实等问题。杨教授认为重建美学方法论实则是综合解释学与现象学的方法论,他认为伽达默尔的“体验――理解”的“视域融合”不能把握存在的意义,胡塞尔的“直观――还原”缺乏存在论的基础,先验意识不能直观现象,故将两者加以综合并改造,从而达到超越性直观的审美体验。因而,审美体验即本质直观,而美就是审美体验的对象,美的本质就存在于审美体验中。他认为这样就为审美建立了绝对的逻辑起点,即包容了审美的最普遍范畴――存在。
第二个部分主要是对“审美本质”的发现和论证。杨教授认为首先要将现实意识悬置起来,才能进入审美体验,好比进入影院看电影,只有将电影之外的杂念排除,才能很好地进行观赏。其次,他提出了“一度反思”和“二度反思”的概念。前者指“反思审美体验”,区别于科学反思,由此得出具体的审美范畴,如优美、崇高、荒诞等等,这是具体的审美意义;后者是“反思审美范畴”,是对前者的再反思,由此得出审美的本质(意义)――自由,因而审美是自由的体验。而“自由”具有本真性(超越性)和同一性(主体间性),审美就是我与世界的主体间性的实现、是对现实生存的超越,美感就是自由感,类似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再次,杨教授论证了“存在的规定”,认为它不是古典哲学所谓的“实体”,也不是西方近代哲学强调的“主体”,甚至不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Being”。他认为“存在”是生存的根据(本真性),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同一性)。最后,他认为审美就是自由的、超越现实的生存方式。
讲座结合后,杨教授热情、细致地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并与台湾大学郭文夫先生等进行了思想交流。
据悉,杨春时教授现任厦门大学教授,兼任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以及中国文化思想史等研究。(屈志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