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伦尽职 问心无愧----怀念汤一介先生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09-15
郭齐勇
获悉汤一介先生9月9日晚9时仙逝的噩耗时,我正在黄梅县城出席汤用彤纪念馆开馆仪式暨汤用彤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尽管我深知汤一介先生的身体恐难撑多久了,但听闻噩耗,仍然感到惊心!我和与会师友十分难过、悲哀。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如在目前。
我与汤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6月19日上午,北大人文学苑《汤一介集》发布会暨学术讨论会上。汤先生与乐先生来了,大家纷纷上前问候。我是在两先生坐定后才顺着自然形成的队伍趋候的,汤先生见到我,轻轻地说了声:“齐勇,你来了。”我紧握他的双手,转达了我校唐明邦、杨祖陶、萧静宁、朱传棨等老师们的问候,祝福他福寿康宁。他轻轻地说:“谢谢!”。在会上,我们聆听了他的二十多分钟的讲话,他讲得很有条理与深度。没想到这次见面,竟会成为永诀。他的讲话,也成了他的学术遗言。
这一天,汤先生自己讲自己的思想历程:上世纪80年代上半叶思考真善美合一问题,针对牟宗三先生内圣外王分途开出新认识论与民主政治的路子,肯定两者的合一。下半叶思考中国哲学问题框架,受余英时先生“内在超越”影响,提出往上“普遍和谐”,往下落实到人的社会实践问题。上世纪90年代思考两问题,上半叶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肯定文明和谐共存,下半叶思考现代哲学转型,激进、自由、保守三大思潮共同推进文化现代转型,融古今中西,返本开新,创造新的哲学。进入21世纪,汤先生说,他思考的问题:1、从90年代末开始的创建中国解释学的问题,升华传统诠释经典的经验、方法、理论。2、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家精神,重读韦伯,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与企业精神。3、新轴心时代是否到来?再读雅斯培。4、儒学与普遍价值问题,应挖掘不同文化中的普世价值,区分普世价值与普世主义。5、儒学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三教归一的问题,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他今后还要思考人类社会理想、天人关系等问题。我一也听,一边记,一边想,非常佩服汤先生的思考能力!可以说,他的思考与表达,流畅而无任何障碍。
汤一介先生与我的导师萧萐父先生是很好的朋友,萧先生当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时,与汤先生同属一个党支部,都是支部负责人,由于反右不坚决,两人都受到党内的处分。
因萧老师的关系,汤一介先生于1969年把汤用彤先生的所有西文藏书,全部捐赠给我们必赢中国官方网站哲学系资料室。我系几代学人从这批图书中获益匪浅。2011年4月11日,汤一介先生郑重地给我写了一封信,托他的博士后赵建永带来。信是这样写的:
齐勇教授:你好!
兹有一事拜托,请予以帮助。我有一博士后赵建永,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用彤先生的。现在,他正在撰写汤用彤传。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用彤先生,他将在近期去必赢中国官方网站查看收藏在贵校的那一批用彤先生的藏书。另,又请帮助他,给他提供一些有关用彤先生与熊十力先生的材料。此事多多麻烦,先此致谢。
敬祝
教安!
请代向吴根友教授致意。
汤一介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这批图书原来到底有多少册,已无从考察,因迁延辗转,有一点损失,现必赢官网资料室重新清理,还有263册。
2007年6月下旬,汤先生与乐先生来武大出席第15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并作主题报告。我专门关照会务组给两老及少数几位大家报销来往机票。后来会务组告诉我,汤老乐老婉谢了。
2011年6月,我与丁为祥教授及六位青年博士生与博士后在北京出差,我想让青年人亲承大师謦欬,特别通过王博教授联系,安排汤先生与我们见面、论学。当月18日,周六上午,我们到北大儒藏中心拜访了汤老师,他跟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使我们很受启发。他特别讲到他晚年的理论思考与待完成的几项大的工作任务,前者包括中国哲学自身的理论:“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以及“天人合一”的理解,后者包括中国儒学史、经学史、儒释道三教会通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等。
今年4月上旬,一些同道写了一个建议书,希望把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日(约定俗成的孔诞在9月28日)这个事,按程序早点定下来,征集联署。我不敢打电话,害怕打扰病中的汤老,只是把有关情况用电子邮件发给了他。他收后马上回复:“齐勇:我坚决支持。”
汤家祖籍在黄梅。黄梅地处鄂东。这一带在近代孕育出了不少著名的文人,如蕲春黄侃、胡风,黄冈熊十力、李四光、殷海光,浠水徐复观、闻一多,黄梅汤用彤、废名等。鄂东临近九江、武汉等中西文化交会之地,易接受新思想影响。另一方面,这一带重视教育,有诗书传家的深厚传统。明清两代,鄂东出了一千八百名进士,几占鄂省一半。汤用彤的曾祖父就培养了三位进士,其中包括汤用彤的父亲汤霖。汤家家教极严,家训中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等语。汤用彤先生学贯中外,能同时开中国、西方、印度哲学思想方面的课程,可谓古今无俩!汤一介先生继承前两代人及北大前辈们而发扬光大。
汤一介先生走了,他的人生画了一个完满的句号。他启发我们如何去面对生,如何去面对死。他读《陶渊明集》有感悟:“人生在天地之间,你不要天天为你自己的事忧心忡忡,怕这怕那。海那么阔,天那么空;你应尽的责任,你就自自然然地尽伦尽职吧,不要老去计较你可以得到多少回报!如果这样活着,不是更好、更美、更真实吗?”他在与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艾克沙维•李比雄(Xavier Le Pichon)合写的《生死》中说:“我们都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苦乐观,应有为爱人类而生、爱人类而死的生死观。宋代张载《西铭》的最后两句:‘存,吾顺世;没,吾宁也。’人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尽自己的责任,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就是安宁的,问心无愧的。”
汤老师问心无愧地走了!
2014年9月11日于珞珈山麓
(原载《人民政协报》9月15日第12版)